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适应新常态,基于PDCA“诊改”理念促进高职专业持续内涵发展
作者: 点击数: 时间:2017/11/14 14:41:10

   一、新常态,为我国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带来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经济新常态,实质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了中高速发展阶段。经历了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等问题。在新常态下,必须防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在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并行的这一战略机遇期,按照经济成长发展阶段规律,下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将从重化工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向服务业、生态产业、智能产业等高级阶段转型。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当仁不让地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而要实现这一教育职能,就必须在我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的“战略机遇期”,与高级阶段的主导产业对接进行专业布局。面对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要结合本校实际,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服务业、生态产业、智能产业对接,在调研基础上考虑增设新专业,调整相关专业,实现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战略,对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提出高标准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对高等职业教育培育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发展职业教育,确保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教发〔2014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下称《行动计划》)等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下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继续坚定不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的同时,还应该牢牢把握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全面推进专业的内涵建设,制定高标准,增加新内容。

   三、新机制,基于PDCA“诊改”理念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发展

   当前,我国各地高职院校普遍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推进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新常态背景下,高职专业的发展模式更应注重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坚持“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成为专业内涵建设的新要求。

   1.质量导向,建立常态化专业“诊改”机制促进专业建设

   国家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行动计划》)、《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等职教系列重要文件均聚焦了“发展质量”。同时,上述文件重点围绕“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等内容,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行动计划》则为未来三年的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做出了顶层规划,此项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发展质量,质量是所有的项目与任务围绕的核心。什么是质量?“质量管理之父”约瑟夫•M•朱兰认为:“质量是指那些能满足顾客需求,从而使顾客感到满意的产品特性”。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就是努力向“顾客”(学生、家长、社会)提供真正能令各方满意的教学与训练的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的主体,必须承担起提升培养质量的责任,必须以质量为导向,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持续改进所有人才培养要素、不断满足“顾客”需要。若想实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专业诊改目的,则必须有一个常态化的自主质量保证机制做保障。虽然《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提到的是“试行专业诊改”,但“风物长宜放眼量”,高职院校的诊改不能限于“试行专业”,不能止步于“试行专业”。各高职院校要敢于担当,早做筹划,建立自主质量保证体系,在试行专业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专业层面的“诊断与改进”,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联合行业企业共同确定监测标准,设计诊断项目,构建动态指标体系,聚焦专业人才培养要素,基于过程性数据采集与分析,明确自身优势的同时,更要查找不足、差距、薄弱环节,采取科学决策与举措,引导全员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实现专业建设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2.持续改进,基于PDCA理念不断升华专业建设质量内涵

   我国高职教育的职责就是不断适应国家产业发展需要,全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行业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我国全面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专业建设更应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发挥改革创新的主体作用,以专业“诊断与改进”为抓手,围绕诊断项目与监测指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夯实基础提升内涵。在“诊断与改进”过程中,融入PDCAPlan-Do-Check-Action)管理理念,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中,实现内涵持续提升,质量稳步提高。专业建设PDCA管理模型及循环提升原理如表1所示。

   通过建立专业自主质量保证机制,将PDCA理念融入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能有效促进专业建设内涵发展。在每个基于PDCA循环的专业建设周期内,都应赋予不断提升的质量内涵,每循环一次,专业内涵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也会更进一步。通过多轮PDCA“诊断与改进”,实现螺旋提升专业质量内涵,持续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将专业打造为具有鲜明行业气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省内、国内一流品牌专业。

   3.示范引领,以品牌专业为龙头全面带动专业群良性发展

   经验表明,建设一批国家示范(骨干)专业是推动高职院校不断改革与创新的有效办法。办学实力强、社会声誉好的品牌专业,能够有效带动一批相近专业的良性发展。通过固化、推广先期开展“诊改”—PDCA循环建设的品牌专业的建设成果,以品牌专业为核心构建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群,依托品牌专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开展专业群建设,并仍以“诊改”—PDCA循环建设为抓手,实现不断扩大专业群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提升专业群的教育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

   四、新要求,创新专业内涵发展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是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高职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的接口,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不仅要把加快专业内涵式发展作为中心工作,而且要创新专业内涵式发展模式。高职专业要主动适应新形势,通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诊断与改进机制,有机融合PDCA管理理念,紧紧围绕“教育质量”这一永恒主题,对专业常态化、周期性地进行系统评估,不断升华专业人才培养要素的质量内涵,实现自身由内而外的全面升级,全面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能力。创新发展是新常态下促进高职专业内涵发展的发动机,引擎已经启动,以“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为建设理念的高职专业内涵发展永远在路上。

(作者:郭有才、石爱民、侯江丽,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条:关注诊改④:培育“8字螺旋”,夯实诊改基础 下一条: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研究

关闭

版权所有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心 电话:3315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