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应主动作为
作者: 点击数: 时间:2025/04/03 11:31:12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 年 3 月 4 日 06 版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其本质区别之
一就是职业教育更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也是国际上先进职业教
育模式的共同特征。办职业教育就要始终盯紧产业、企业,通过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育人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企业的水平。
把产教融合的理念主动融入区域发展。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深化产教融合,必须从融入区域发展做起。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类型、层次、结构决定了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类型、
层次、结构,而这又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层次、结构,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样态决定着职业教育样态,因此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要同步制定区域产教融合发展规划。
产业链决定人才链,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人才结构。省、
市、县属职业院校要各自深度融入省、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并结
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统筹优化职业教
育和产业结构,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
重大项目。要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职业教育布
局,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如制造业大省要优
先办好工业类职业院校、农业大省要优先办好农业类职业院校。当前,我
国正以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为引领深入推进区域内产教融合,这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已经成为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选择。
99
把产教融合的理念主动融入行业发展。职业教育应高度关注行业主管
部门、行业组织等按照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定期发布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预测报告,以此为依据,健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引导职业
教育动态优化专业设置,定期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把每 5 年修订一次
职业院校专业目录的要求落到实处。可以根据需要,主动吸纳行业主管部
门、行业组织参与制定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相关职业教育标准。注重发挥
用人单位对职业能力的评价作用,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设置调
整专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
同时,新增职业教育招生计划要主动向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职业
院校倾斜。鼓励、支持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取得学业证书的同时,取得
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根据行业发展需要,采取措
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培育供需匹配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优先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跨区域
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撑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
工艺改进、产品升级。
把产教融合的理念主动融入办学过程。职业教育“新双高”建设提出
了“高水平办学能力”和“高质量产教融合”的新理念,更加强调产教融
合,更加强调提升服务能力。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
更加主动地与具备条件的头部企业、先进企业开展合作,在深化产教融合
上既要主动做好“引企入校”提高办学能力,又要主动做到“送教进企”
提升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
“引企入校”要重点解决好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过程中自身难以
100
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度融入企业元素,校企共
建“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教材”“金基地”。“送教进企”要重
点解决好生产性实习实训问题,解决好育人和用人的无缝衔接问题。职业
教育最先进、最实用的生产性实习实训项目、实训内容一定在企业,技术
技能人才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一定在企业。基础性的、常
规性的实习实训项目和内容可以在职业院校内部解决,最前沿的生产性实
训项目和内容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解决。对于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
专业,要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
工相衔接,探索试行“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职业教
育新模式。
(作者:马嘉璐,系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理事长)

上一条:办好新专业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下一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新标准”的几个特点

关闭

版权所有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心 电话:33153350